当前位置:首页 -> 2015广西公民楷模“新闻人物”评选活动 -> 正文
冯可波
编辑:邓达    2015年04月16日 15:37

冯可波

“大爱之家”慈善机构创办人——冯可波

身份:南宁市市民 报道:2014年02月15日《南国早报》 A7版 《这个元宵夜他们不再流浪街头》

http://dzb.ngzb.com.cn/html/2014-02/15/news-931352.shtml

主要事迹:在南宁有一家名为“大爱之家”的慈善机构,由南宁市民冯可波创办。从事慈善事业22 年来,冯可波救助了很多流浪人员,为他们提供了遮风挡雨的地方,也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。目前,“大爱之家”已经拥有20 多个房间,可供50多名流浪人员长居。既“授人以鱼”又“授人以渔”,冯可波还主动为有求职愿望的流浪者寻找工作。

推荐人:王春楠(南国早报记者)


南宁一群好心人为流浪者提供住所和食物,与他们一起温暖过节

这个元宵夜他们不再流浪街头

广西新闻网-南国早报南宁讯 (记者王春楠)有这么一群人,他们背井离乡,流浪在城市的各个角落。去年开始,一些爱心市民陆续给南宁街头的流浪者提供了遮雨御寒的住所,以及充足的食物和被褥。2月14日晚,爱心人士又来到这个流浪者家园,和他们共同度过一个热闹丰盛的元宵节。 14日晚7时许,南国早报记者来到民主路南三里的一处民居,爱心人士冯可波等人正分工有序地准备晚饭。有人切菜,有人洗菜,有人摆碗筷,厨房里,食材正在热腾腾地下锅。 厨房旁就是卧室。房间内拥挤但并不凌乱,摆了3张高低床,每张床上都有被褥,显然已经住着人。床和床的间隙,整齐地塞满了各式包裹,这都是爱心人士捐赠过来的物品。几个拉杆箱躺倒在地上,临时拼出一个小桌子。芹菜炒肉、辣椒小炒肉、烧鸭、番茄烧鱼……很快,一道道丰盛的菜肴被端上了桌,暖暖的香味弥漫开来。大家或站或坐,美美地吃起来。 “别看我们现在这么开心快乐,但几个月前,我们都过着食不果腹的生活。”柳州人梁剑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饭,扒拉了几口,感慨地说。在住到这个“家”之前,他已经在街头流浪了一年半时间。“去年我到南宁一个养鸡场打工,后来养鸡场倒闭了,老板也跑了,工资一分钱没发。”梁剑说,身无分文的他一直找不到工作,只能睡在银行的瓷砖台阶上,每晚到中山路美食街讨一点残羹冷炙填饱肚子。 一个月前,梁剑得知有好心人办起了“爱心之家”,就找了过来,“有床,有厚被子,爱心人士送来了米面粮油,我们吃得饱,穿得暖。和流浪的时候比,现在就像到了天堂。”他的床铺被子很厚,床垫下还有海绵,床单被罩都很干净。他指着一旁的饼干和色拉油说,这些是当天下午一位好心人送来的。 “给你们送点菜,祝你们节日快乐!”门口忽然传来了一位女士的声音。原来是邻居张女士送来了一大盆扣肉、猪肉和鸭翅。“希望你们能够开心过节,以后振作起来找份工作,日子越过越好!” 冯可波告诉记者,现在,他们已有7名爱心人士提供了10处住所,可以容纳80人同时入住。目前,为“爱心之家”捐赠物资的爱心人士已经超过200人,共计救助400多人,在流浪者最困苦的时候,为他们提供最基本的吃住条件。“来来来,大家多吃饭,多吃菜,这就是你们的家,永远欢迎、接纳你们!”屋外寒风凌冽,屋内温暖如春。冯可波乐呵呵地夹了一大块扣肉,放入一名流浪者的碗中。 记者了解到,爱心人士们既“授人以鱼”又“授人以渔”,主动为有求职愿望的流浪者寻找工作。目前,大多数流浪者都在打零工,月收入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。有些文化程度较高的流浪者收入更高。河池人小覃学着做起了收废旧生意,月收入超过3000元。每个月,他都会拿出300元交给冯可波,请他把这笔钱汇入爱心人士的捐赠中,“希望尽我的一点点力量,来帮助比我更困难的人”。

 
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:2008302   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-4512006001     网警备案号:45010302000154
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     24小时举报电话: 0771-5690995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广西信息网络安全报警网站